(三)有目的地重叠动作以强调
通过有目的地重复,用以强调某一动作,这种方法被称为双重动作或三重动作。范例中,把投手手臂举到点的镜头作为剪切点,连接从前方、后方拍摄到的这一动作,后再连接出球后手向下收回的侧面全镜头。这样一来,对于观众不说,动作可能并不是那么流畅,但是“出球”的动作重复了3次(三重动作),给人印象十分深刻。双重动作,只有当有意识地想要突出某一动作时才有效,而且要尽量精短,以免冗长。
>>>>
(四)激烈的动作画面可能省略中间部分
剪辑的目的之一在于时间和空间上的省略,如果按照实际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移动进行剪辑,再多的时间都不够表现,观众也会觉得冗长、乏味。这时,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抽取同一动作的部分中间镜头,然后连接组合。这种方法也被称为中间抽去手法,它的作用是能大幅度地缩减时间,增加影片的速度感,让观众百看不厌。运用这种手法时,必须选择抽去哪些镜头,这是难点所在,重要的是不能剪切掉动作的顶点(特征性动作)。手臂举到处、手臂放到点、生气时的脸、笑得灿烂时的脸等,如果抽去了这些顶点镜头,就无法了解动作会朝哪个方向发展。
跳跃式剪辑发展了这一手法,它是中间抽去手法的一种,如唱机针般地对影像进行跳跃式的连接。跳跃式剪辑敢于打破传统剪辑的禁忌,使制作让人印象深刻的场面成为可能。
动作的中间抽去手法
通过抽去中间镜头来省略时间并突出速度感时,必须注意选择应该省略哪些。省略其他镜头,初状态,投球时手臂位置达到时,手臂下垂,仅用这3个镜头就能限度地表现了出投球的动作。
>>>>
(五)连接frame in和frame out画面
被拍摄物体在拍摄框架中,这被称为frame in;反之,被拍摄物体离开拍摄范围,则称之为frame out。走路或奔跑中的人、动物、小轿车、电车,这些移动中的物体都可以对它们进行剪辑。我们一起来考虑一下怎样连接同一被拍摄物体在不同背景下的frame in和frame out画面。自行车从镜头前骑过的场面,在不同地点拍摄两组同样大小的镜头。当然,我们可以按照从自行车驶入空舞台(镜头中只有背景,没有被拍摄物体)到自行车驶出镜头的顺序连接。这样的连接方法没有错,但是空间上显得过于空旷,而且动作不够流畅。的、有节奏感的动作连接方法是在前一组镜头是被拍摄物体即将离开拍摄范围时,然后连接上后一组镜头中物体刚刚进入拍摄范围的镜头。要点是使用被拍摄物体一半在镜头中,一半在镜头外的画面,这样连接动作看上去会比较流畅。如果被拍摄物体在前后两组镜头中的角度不同,在frame in和frame out之间加入一帧空舞台镜头,画面前后会更为连贯。
>>>>
(六)暗镜头或共同点连接不同被拍摄物体的动作
不同被拍摄物体的动作怎样连接?范例中是奔跑而来的人物和飞驰而去的汽车之间的连接,首先让奔跑而来的人物越跑越近,直至充满整个画面,使画面变成黑色,然后连接上后续的镜头。虽然人物的奔跑速度和汽车的速度不同,但是一来一往之间的黑屏(或者是光线很暗的镜头)成功地再现了流畅的动作。
对话剪辑中的固定规则人物台词的剪辑方法,对话在这里就是指台词。对话剪辑是指对登场人物的台词进行的剪辑。它与动作剪辑并列为代表性的剪辑方法,是展示故事情节时不可或缺的因素。看起来简单的对话剪辑,其实也是一些用来表现特殊效果的固定规则。